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董石桂.深入学习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J].湖南社会科学,2009(6):1-4. | [2]、 | 代振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97-98. | [3]、 | 孙景珊.政治冲突与政治妥协[J].云南社会科学,2007,1(2):19-22. | [4]、 | 李建平,崔建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之我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14-115. | [5]、 | 赵宏,白根元,刘雅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11-113. | [6]、 | 马章山.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00-101. | [7]、 | 赵豫林.加入WTO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75-176. | [8]、 | 钟玉海,龚小平.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J].江淮论坛,2004(6):145-148. | [9]、 | 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J].晋阳学刊,2004(5):10-13. | [10]、 | 孙肖远.政治本土化与台湾政治转型[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4(5):84-87. | [11]、 | 牛书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210-212. | [12]、 | 韩红兵.切实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28-28,31. | [13]、 | 邹乐.政治文明视域中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3):38-41. | [14]、 | 孔德永.目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J].齐鲁学刊,2011(2). | [15]、 | 田科瑞.意识形态概念新探[J].天府新论,2004,1(3):78-82. | [16]、 | 虞崇胜.论人的政治性与政治主体性[J].文史哲,2002,23(4):57-62. | [17]、 | 宋国强.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放性思维[J].河南社会科学,2001,9(4):94-96. | [18]、 | 苏丽萍,谷慧玲,刘琛.简论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70-70,90. | [19]、 | 李峰.谈思想政治工作适度与过正的关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20-21. | [20]、 | 蒋明理.政治文明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J].琼州学院学报,2004,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