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羌文化传播中主体性的缺失
引用本文:林晓华,邱艳萍.论羌文化传播中主体性的缺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9):163-166.
作者姓名:林晓华  邱艳萍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民族地区新媒体舆论引导机制研究”(12XNZ0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电视网络与羌族社会文化变迁”(SC11E040)、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项目“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深层模式探究与理论体系建构”(13SZD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摘要]大众传媒之于羌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大众传媒将部分羌文化展现于世界,对于外界认识羌文化,促进羌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之眼又是“他者之眼”,对羌文化的表达存在着“片面”、“误读”与“刻板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是羌文化传播中“自然主体”与“文化主体”的缺失。

关 键 词:[关键词]羌文化  大众传媒  主体性缺失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