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思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物种间民族志角度的观察
引用本文:张海超、张晗.重思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物种间民族志角度的观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93-104.
作者姓名:张海超、张晗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南少数民族的水稻生产实践与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17BMZ059)。
摘    要:在被斯科特重新界定后包含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山地的“赞米亚”地区,不仅人群之间界限模糊、不断混杂,稻作也表现与常见的集约型水田农业明显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水稻、陆稻和块根类作物的比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逻辑的内在理路进行重新梳理,发现以往认为分属两种生产体系的稻作农业和山地游耕农业存在某种一致性:缺少田间管理,不提倡用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追求高产,都看重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多样性的食物。不仅是从事游耕的居民在逃离统治,赞米亚地区经营稻作的农民也有与低地政权关系疏远的一面。斯科特对于边陲地区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还有不足,本研究可以对其将稻作和块根种植分别视为“服从农业”和“逃跑农业”的基础论断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挑战。

关 键 词:赞米亚  稻作  农业边疆  生态人类学  物种间民族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