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社会资本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公司高管本土化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经验证据
作者姓名:蓝紫文  李增泉  胡智渊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
摘    要:
在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关系型交易的商业模式.不同于市场型交易,关系型交易不依赖法律等公共治理机制,而是依据交易特征来选择适宜的私人治理机制.本文分析认为,高管的本地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私人治理效应:本地高管为了维系和发展其社会资本,会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收益,进而制约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本文预期,当高管籍贯地与公司所在地一致时,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好.以我国资本市场1 972家上市公司2000年—2015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本土高管,本土高管所在的公司具有更少的非正常应计项目、更低的财务舞弊和报表重述概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高管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本紧密度更高、公司具有更高比例的本地利益相关者、公司为非国有企业或家族企业时,上述关系更为显著.本研究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高管的社会资本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可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关 键 词:关系型交易   社会资本   非正式治理   会计信息质量
点击此处可从《管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管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