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盛连铁.打造生态教师环境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华人时刊,2013(Z2). |
[2]、 | 丁步洲.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初中学校的内涵发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85-88. |
[3]、 | 朱涛.打造责任文化,促进学校发展[J].华人时刊,2014(4). |
[4]、 | 鲍振兴,余建辉.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103-106. |
[5]、 | 杨永泰.精细·特色——学校内涵发展之一[J].华人时刊,2014(Z2). |
[6]、 | 徐燕,郑子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与意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9-11. |
[7]、 | 张志坚.坚持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J].华人时刊,2014(10). |
[8]、 | 合作促进发展 内涵提升品质——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J].华人时刊 |
[9]、 | 马和平.打造富有特色的高职文化——兼论芜湖高职文化的建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2). |
[10]、 | 罗布江村.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5):1-3. |
[11]、 | 张正君,舒德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三江学院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纪实[J].金陵瞭望,2011(6):70-71. |
[12]、 | 刘建国.实践科学发展 推进文化建设——对新时期发展繁荣县域特色文化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
[13]、 | 邓康云.校园建设与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的和谐统一——以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5):224-226. |
[14]、 | 王晓.培植特色财政激活造血功能——德保县加快财源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思路[J].今日南国,2010(11):10-12. |
[15]、 | 谭焱.一切为了山区学生一生的发展——田林中学打造富有山区教育特色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纪实[J].今日南国,2009(24):136-138. |
[16]、 | 供给侧视阈下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7]、 | 大学文化显特色——宿州学院“十一五”建设发展成果展示之七[J].宿州学院学报 |
[18]、 | 周绪红.以发展为主题 以特色求发展 精心描绘学校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长安大学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9. |
[19]、 | 石群.农村精英的协同发展与困境解析——基于浙江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4):48-52. |
[20]、 | 马丽媛.打造特色党建 促进企业发展——记中共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国泰君安南京党总支书记杜新乐[J].金陵瞭望,2011(27):6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