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身份与绰号:基于“最美村官”的案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宁泽逵 宁攸凉 |
| |
作者单位: | (1.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2.西安财经学院 管理学院,西安 7101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2361);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13KJXX-69);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14QA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790045;13YJC790135) |
| |
摘 要: | ![]() 为解释优秀村干部的角色身份与绰号的关系,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对2013-2014年两届CCTV"最美村官"公开媒体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村干部因其个人禀赋、工作能力、组织身份、业绩表现等获得来自村民或社会其他群体的绰号,而且,每个村干部可能同时获得两个及以上种类的绰号;(2)这些绰号大体可以归为五类:脾气、个性类,品行、德性类,行为、特殊事件类,财产、职业类,学识、技能类;(3)村干部绰号与身份建构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绰号是村干部村内身份建构的结果与形象化标识,而且,绰号可以通过对身份的反馈机制而强化身份认同所具有的内在激励效果。
|
关 键 词: | 绰号 角色身份 村干部 身份激励 最美村官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