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国演义》对应用文的吸收及其文学特点
引用本文:谭真明.《三国演义》对应用文的吸收及其文学特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0-103.
作者姓名:谭真明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摘    要:在中外文学史上,罗贯中是第一个将书信等应用文体引入作品之中的作家。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使用了书信等19种共计334道应用文。这类文体的艺术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连织情节和人物,二是作为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工具,三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其文学特点有三:一是体制短小,言简意赅;二是散韵兼行,以韵文为主;三是情感丰富。《三国演义》中之所以存在大量应用文体,一是与作品的文体特色有关,二是与作品所叙写的内容有关。罗贯中在不违背艺术真实的前提下,对《三国志》中的书信等应用文作了符合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原则的加工和改造。

关 键 词:应用文  艺术功能  文学特点  《三国演义》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