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
| |
引用本文: | 张小曼,胡作友.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J]. 学术界, 2009, 0(5) |
| |
作者姓名: | 张小曼 胡作友 |
| |
作者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
| |
基金项目: | 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 |
摘 要: | ![]() 在当今中国,归化异化之争可以分为四派:归化派、异化派、综合派和转化派.其发展的方向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上与中国语境紧密结合的、在保持差异与观照传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的本土化.争论的结果是促成中国译界理论意识的觉醒、对话意识的产生,对传统译论的反思以及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与不利效果.
|
关 键 词: | 归化异化翻译观 中国 接受 |
The Recep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in & Hu Zuoyou China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