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姚木兰形象的创造-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林语堂小说Moment in Peking
引用本文:涂秀芳.试论姚木兰形象的创造-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林语堂小说Moment in Peking[J].福州大学学报,2003,17(2):69-73.
作者姓名:涂秀芳
作者单位:涂秀芳(福州大学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直接植根于中国文学的传统根基,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等多方面对传统文学有诸多的继承和借鉴.探讨<木兰诗>与姚木兰形象创造的关系,可以看到姚木兰形象的创造是古代女子木兰形象的一个引喻.但是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毕竟有她自己不同于古代鲜卑女子木兰生长和生活的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姚木兰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北京.古诗中人们熟悉的木兰,使读者在阅读之初就对姚木兰有一种老朋友般的熟悉.而使姚木兰在西方和中国读者中具有长久魅力的,则是她作为她的时代一个普通中国女子的典型性格和命运.

关 键 词:木兰诗  引喻  中国传统  世俗的智慧
文章编号:1002-3321(2003)02-0069-05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