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叠加的镜像:土改多质性的微观审视——以四川绵阳为例(1950—1952)
作者姓名:崔一楠  赵洋
作者单位:;1.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KS004)
摘    要: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是多重话语支配下的产物,其间各种因素交叉互动,合力塑造着这场运动的历史镜像。政治伦理与民间伦理的融合为诉苦动员赋予了经济、政治以外的道德意义,利益和情感的勾连给农民参与斗争地主提供了双重动机,而中国共产党着力培养的新的乡村精英则兼具现代官吏和传统循吏的复合特征。阶级政治虽然是土改运动的主导性权力诉求,但它并未排除乡村社会的所有"他者"。土改运动呈现出的多质性是民主革命进入传统乡村后的必然结果,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复杂面相。

关 键 词:土改  绵阳  多质性  互动共生
收稿时间:2015-08-27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