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失效与主题表达落空——《一步之遥》相互矛盾的目的与效果 |
| |
作者姓名: | 杨静 傅泰达 |
| |
作者单位: |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500,河南日报,郑州 476000 |
| |
摘 要: | 对《一步之遥》过度阐释的褒扬与不知所云的批评并存的根源在于:电影试图通过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来实现对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却没能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找到平面化的叙述表达,实现雅俗共赏的叙事效果。反而让情节线上旁逸出来的事件割裂了叙事的完整性,人物在事件中的行为失却了性格决定的心理动机支撑,影像的原意与反讽喻义交织共生导致反讽失效。即在解构之后,《一步之遥》没能建构起其预期的批判性意义体系,主题表达落空。同时解构与重构之间难以剥离、区分和确定的繁复意义及其体验瓦解了电影观众的观影快感。
|
关 键 词: | 后现代主义 叙事策略 平面化表达 反讽失效 |
|
|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