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美的规律”到“美学伦理”——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热”的理论谱系
引用本文:裴萱.从“美的规律”到“美学伦理”——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热”的理论谱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87-99.
作者姓名:裴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475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等理论家纷纷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前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自然的人化、美的规律等问题上进行了论争,试图从《手稿》中找到人道主义、人性发展和人的自由的论据,从而确定“美学热”的合法性存在价值。朱光潜、李泽厚等从“自然的人化”理论出发,建构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主体观与实践观。同时,也带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热潮。理论家们认为审美不仅构成了主体实践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到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人的解放”进程。“美的规律”问题的探讨则完成了美学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和主体性美学延展的目标,成为人道主义思想在美学领域的深化。当美的本质问题和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以主体性为核心、以人学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框架,从而具有知识分子文化启蒙的历史价值。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美学热  "美的规律"  "自然的人化"  人道主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