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王船山的诗教意象观
引用本文:于琮,苏保华.论王船山的诗教意象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37-145.
作者姓名:于琮  苏保华
作者单位:1.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8BZW021);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2019293)
摘    要:王船山从建构吟咏诗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诗教意象观。一方面,修正了自齐梁以来以诗歌声律说对诗歌音乐性阐释的不足之处,强调了诗歌音乐性不仅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声韵,更表现在吟咏过程中书象向言象、言象向乐象的转变;另一方面,凸显了审美主体在诗歌接受中身体介入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即情体之”“心物交合”的身体审美特征。由此,王船山立足于吟咏立象与身体审美视域的意象观,聚焦于诗歌意象的近身性、丰富性和瞬间生成性,有效地摆脱了诗歌“言不尽意”和“言之不足”的困境。

关 键 词:诗教  意象  吟咏立象  身体审美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