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我国先秦时期真、善、美理论的发展形态(下)——《我国古代真善美理论发展历程》之二
引用本文:阮国华.论我国先秦时期真、善、美理论的发展形态(下)——《我国古代真善美理论发展历程》之二[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作者姓名:阮国华
摘    要:先秦前、后期儒家尽管未能全面阐明真、善、美的关系问题,尽管他们对善的理解表现为明显的功利主义,但由于他们在善、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原则上较接近于客观规律性,因而他们的理论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它各家虽然也各有一些较好的见解,但或因为他们不能从美学角度解决“真”的问题,或则由于别种形式的政治上的功利主义影响了他们对真、善、美关系的全面理解,从而在理论上不足以与儒家抗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