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话、解释与解释者——一个解释学方法论的探究
引用本文:刘华初.对话、解释与解释者——一个解释学方法论的探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58-61.
作者姓名:刘华初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平等、自由而开放的对话是解释者在哲学解释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北关牧师与信众及社区之间对话的解释和分析表明,特定情境中的对话可能发生意义的漂移,而教会神学是驱动这种对话独白化的原因;对法律解释和中国古典解释的实践也表明占主导地位的、倾向权威的意识可使对话变成权威的独白。解释者被结构性地规定了语言性,所以读者与作者、解释者与文本以及解释者之间的对话辩证法是解释者在实践中达到视界融合的主要通道。

关 键 词:解释学  对话独白化  视界融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