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
引用本文:冉昌光.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J].社会科学研究,2014(1).
作者姓名:冉昌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的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供思想资料,形成他们理性的批判旗帜;2.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为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主义理论提供例证和榜样;3.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给予启蒙思想家以启迪,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思想参考;4.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提供借鉴和理论根据,促进了他们关于博爱观念的形成。可以说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贡献。

关 键 词:中学西渐  中国热  自由  平等  博爱  观念形成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