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三十年代诗歌中人称话语的转变 |
| |
作者姓名: | 陈美霞 |
| |
作者单位: | 邵阳学院 中文系 |
| |
基金项目: |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国当代诗歌语境下冯至诗歌研究—以冯至诗歌人称话语演变为视角”(11C1146) |
| |
摘 要: | 20世纪30年代,冯至在思想和诗歌创作方面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变,由早期的表现自我、抒写个性,变为对存在主义的现代性追求,这一转变为其在40年代《十四行集》巅峰时期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艺术基础。冯至三十年代诗歌中的人称话语则亲历了这一转化过程,由早期诗中的“我”开始变为“我们”,诗性表达也由早期诗中的抒写自我变为对存在主义的言说,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
关 键 词: | 冯至诗歌 人称话语形式 存在主义哲学 现代性 |
收稿时间: | 2014-06-25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