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谈“互文”修辞手法
引用本文:王明菊.谈谈“互文”修辞手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4).
作者姓名:王明菊
摘    要:唐代贾公彦在《礼记》疏中曾给《互文》下过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孔颖达在注疏经文中,也阐明了同样的意思。如:《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亦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亦泄泄’。”孔疏引服虔云:“入言公出言姜,明俱出入,互相见。”互相见即互文,又称互文见义,是在两事各举一边的情况下省文,但意义可以互相注释,互相阐发的一种修辞手法。此外,《正义》还多次使用“互文而相足”、“互相足”、“互相发明”、“互见其义”、“交互为文”、“交错为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