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民诚信、公共信任、信用评价与“道德银行”
引用本文:曲蓉.公民诚信、公共信任、信用评价与“道德银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1):98-103.
作者姓名:曲蓉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
摘    要:诚信与信任具有语词的“家族相似性”和文化同源性。在传统社会,诚信与信任相关,但并不必然导致信任。在现代社会,公民诚信呈现出伦理复杂性,而与之相连的公共信任要么建立在纯粹预期之上,要么建立在利他主义价值观基础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信用既非诚信,也非信任,但又与二者关系密切,信用评价既能反映公民诚信状况,又能为公共信任提供制度保障。“道德银行”以信用评价为公民诚信与公共信任创建了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挖掘“道德银行”有助于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微妙联系与区别。

关 键 词:道德银行  诚信  公共信任  信用  信用评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