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他人食饱,公无馁乎?——在"万物一体"与"圣贤有分"之间
引用本文:陈迎年.他人食饱,公无馁乎?——在"万物一体"与"圣贤有分"之间[J].人文杂志,2009(6).
作者姓名:陈迎年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该项成果受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基金资助;亦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FZX001)"儒家文化与当代生活:牟宗三美学思想批判"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阳明首先以"知"说"万物一体",认其当从"感应之几"上看.感应之几有二用:一方面一气流通,正是万物一体给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另一方面,圣贤有分,人对万物的普遍的恻隐顾惜之情成为万物一体的开始.他也看到,二用又必归一几:"才能之异者"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与"才质之下者"各随其分的尽职精神,二者的搏斗、协调,只能指向人性的陶冶和养成.作为一种理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实质上是一种事关修道的审美直感论,它坚持了儒家知行合一的品格,"行"之而成,与"政治哲学"有很大的距离.

关 键 词:王阳明  万物一体  圣贤有分  政治哲学  审美直感  牟宗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