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忠德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天理”和“中庸”为中心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考察 |
| |
作者姓名: | 欧阳辉纯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传统儒家忠德思想的现代转化与社会忠德建设研究”(16XZX012)。 |
| |
摘 要: | 朱熹的忠德思想具有"正己"和"尽己"两个主要的维度,要获得"正己"和"尽己"的合理性,需借助"天理"。朱熹的"天理"内容包括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道德价值追求。离开"天理",忠德的价值和意义将丧失殆尽。"中庸"是一种道德方法论。在实践中,忠德是一种政治和道德实践智慧。"中庸"方法论贯穿在朱熹的忠德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因此,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天理"和"中庸"就构成了朱熹忠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
关 键 词: | 天理 中庸 理论基础 道德方法论 道德价值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