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载体论到本体论的语言自觉—“新批评”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惠.从载体论到本体论的语言自觉—“新批评”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65-170.
作者姓名:张惠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批评’的中国化:传播与变异研究”(项目编号:12CZW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2YJC7511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批评"传入中国后,在文学语言观念上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学批评反对传统的语言载体论,开始重视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实现了语言意识的最初自觉;二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文学本体论"大讨论,产生了由语言载体论向本体论的转向,确立了语言在文学中的本体地位,但由于对"新批评"的误读和中国化的文论环境,文学批评又最终走向了主体论;三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中国文学批评面临价值虚无主义的危机,重新讨论"新批评",有利于文学价值的重建。

关 键 词:“新批评”  载体论  本体论  价值重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