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陈军,肖雨彤.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7-101.
作者姓名:陈军  肖雨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的经验研究”(22BKS158);
摘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探究典型区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机理和内在规律,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碳减排成效总体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示范区建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福建、贵州和云南的碳减排成效较为突出,江西的碳减排成效尚不明显;环境规制、结构优化、生态碳汇等因素在示范区碳减排过程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生态碳汇的中介效应较为突出。尽管示范区建设未诱发明显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但是,技术创新在抑制示范区碳排放过程中发挥着直接显著的作用。为此,深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以“双碳”为目标导向的生态系统治理多元规制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

关 键 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双碳”目标  合成控制法  碳减排效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