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当代景观雕塑介入公共空间的有效方式
引用本文:伍悦. 论当代景观雕塑介入公共空间的有效方式[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3(2)
作者姓名:伍悦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    要: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下,艺术的接受者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变.以当代景观雕塑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在介入公共空间时,就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介入公共空间的有效方式的问题,即怎样有效介入公共空间更有利于当代景观雕塑的策略化生存,并使其艺术传播力达到最大化.于是,关注公共视读效果,实现艺术家与公众、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交流与互动,已成为当代景观雕塑有效介入公共空间的趋势,今后可能成为一种普泛化现象.运用接受反应理论、传播学等方法论来阐述和诠释这种有效的介入方式,可以使当代景观雕塑在公共空间的语境当中,在不断扩大其艺术传播力的过程当中,真正有效地实现其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当代景现雕塑  公共空间  视觉文化

Effective Ways of Introducing Landscaping Sculpture into the Public Space
WU Yue. Effective Ways of Introducing Landscaping Sculpture into the Public Space[J].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9, 23(2)
Authors:WU Yu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高占山,石平,唐强,薛志杰.论现代庭园景观空间的组合方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48-550.
[2]、武定宇,张郢娴.融合与共生——论景观介入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1).
[3]、郭勇健.论雕塑艺术的空间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75-79.
[4]、付振宇,胡议丹,宋杏爽.论吉林省高速公路景观雕塑设计策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62-64.
[5]、李璐.当代校园景观中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2):93-95.
[6]、董艳梅.论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与德育工作方式的有效选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
[7]、薛如冰.城市人居景观营造中公共艺术介入的设计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4):88-91.
[8]、邹宏玉.具有交往空间意义的当代公共艺术[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4).
[9]、韩波.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反思[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4-47.
[10]、张静.海德格尔对雕塑空间的思考——论相关的雕塑空间理论及艺术实践[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87-190.
[11]、李莉,关晓武.摄影术传入晚清中国的途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9-33.
[12]、孙丹昱,宋岩.谈校园雕塑艺术作品创作途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34-35.
[13]、方宏伟,朱慧①.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39-42.
[14]、徐江虹.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64-67.
[15]、郭锐.公共环境雕塑的公众因素与文化环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147-149.
[16]、宋阳.中西方雕塑空间差异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6):113-115.
[17]、李银,姚慧丽,任家隆.推行学分制、学分互通的对策探索[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3):100-102.
[18]、冯金忠.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Z1):77-78.
[19]、班石.论设计空间思维方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47-150.
[20]、汤先萍,杨露露.论新疆地区国家意识教育有效途径[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7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