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义理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对民国前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内生结构的考察
引用本文:彭景涛.义理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对民国前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内生结构的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14(12):4-16.
作者姓名:彭景涛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上海200237
摘    要:用“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起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模式忽视了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内在原因。1915-1919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呈现出明显的激进化趋势,并且在1919年之后,这一激进态势得以长期持续。而1916-1927年也正是日本对华政策大幅度缓和、中国在国际上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的时期。这正好说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有其内在原因。这种内在原因主要是一种深受传统义理观念影响的民族主义观念的扩散。义理民族主义观念能够产生较强的社会凝聚力,但也排斥弱国外交中的必要的妥协,最终使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恶化。反思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多义性。

关 键 词:民族主义  激进化  义理民族主义  义利之辨  革命外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