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4年“大豆风波”带给我们的思考:“中国优势”为什么变成了“中国劣势”?
引用本文:李艺,杨列勋,陈晓剑,陈锐刚,刘庆伟,王拴红,部慧.2004年“大豆风波”带给我们的思考:“中国优势”为什么变成了“中国劣势”?[J].管理评论,2006,18(6):37-42.
作者姓名:李艺  杨列勋  陈晓剑  陈锐刚  刘庆伟  王拴红  部慧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10008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北京100085 [3]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26 [4]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70541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研究中心项目资助.
摘    要:2003年8月-2004年8月,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压榨企业高位采购,并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由于受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所累而陷入困境甚至危机。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公共信息服务和行业协会建设等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以该事件为案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大豆风波  信息服务  行业协会  公共管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