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杂家的特征
引用本文:潘俊杰.先秦杂家的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54-156.
作者姓名:潘俊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经由梳理先秦文献,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系统研究先秦的杂家文化.先秦杂家的学术宗旨是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理论方法是不主任何一家地兼摄诸子、融合百家,思想体系以"天、地、人"贯通和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框架的经纬.以此新的界定,先秦诸子中的《尸子》、《尹文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尉缭》均应归属杂家.先秦杂家在理论方法上深受黄老道家的影响,但在学术宗旨和理论方法上区别于黄老.先秦杂家的产生与地域文化有关,也与战国中晚期学术融合的潮流相一致.先秦杂家充当了诸子学向儒学经学学术形态转变的主要载体.

关 键 词:先秦杂家  考证  思想特征  学术地位  先秦诸子  杂家  特征  主要载体  形态转变  学术融合  儒学  诸子学  潮流  战国中晚期  地域文化  影响  黄老道家  吕氏春秋  冠子  尹文子  尸子  界定  理论框架  阴阳五行
文章编号:1000-2731(2008)01-0154-03
修稿时间:2007年3月6日

A study on pre -Qin scholars and Philosophers
PAN Jun-jie.A study on pre -Qin scholars and Philosophers[J].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38(1):154-156.
Authors:PAN Jun-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