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鲁迅论法家
作者姓名:顾农
作者单位:潍县双杨中学
摘    要:文化革命的伟大先驱鲁迅,前期是一个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大革命失败后发展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早年就反对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后期鲁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把对儒家思想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张九波.鲁迅论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6,1(12):158-159.
[2]、张九波.鲁迅论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3]、吴仲华.鲁迅论儿童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4]、王海青.鲁迅论辞赋[J].广西社会科学,2002(6):138-140.
[5]、李直.鲁迅论文艺批评[J].社会科学辑刊,1982(4).
[6]、吴功正.鲁迅论陶渊明[J].齐鲁学刊,1978(2).
[7]、张九波.鲁迅论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6(6):158-159.
[8]、胡亚元.鲁迅论屈原[J].云梦学刊,1985(3).
[9]、廖立.鲁迅论现实主义[J].中州学刊,1981(3).
[10]、王欢.鲁迅论教师[J].理论界,2007(9):120-121.
[11]、王永生.鲁迅论果戈理[J].江西社会科学,1984(1).
[12]、洪锡英.鲁迅论儿童教育问题[J].兰州学刊,2004(4):265-267.
[13]、吴火.鲁迅论艺术鉴赏[J].天津社会科学,1981(1).
[14]、孟昭毅.鲁迅论翻译浅谈[J].齐鲁学刊,1988(2).
[15]、王永生.鲁迅论文艺鉴赏[J].社会科学研究,1980(3).
[16]、孙昌熙.鲁迅论文艺风格[J].文史哲,1980(5).
[17]、王永生.鲁迅论易卜生与萧伯纳[J].兰州学刊,1985(5).
[18]、王永生.鲁迅论屈原与宋玉[J].河北学刊,1985(1).
[19]、何锡章.鲁迅论文艺批评的整体性[J].江汉论坛,1999(11).
[20]、廖饮,陈锐锋.鲁迅论章太炎的倒退[J].贵州社会科学,198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