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生态学转向及其本土化特征 |
| |
引用本文: | 泓峻. 199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生态学转向及其本土化特征[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3): 61-68 |
| |
作者姓名: | 泓峻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山东 威海26420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传统文学观念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影响”(16BZW003) |
| |
摘 要: | 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开启了生态学转向。现实世界发生的生态危机及来自西方的与生态批评有关的理论是促成这一转向的最为直接的动因,国内文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则为从生态角度思考文学问题提供了可能。在构建中国的生态文艺学理论体系时,国内学者不仅有对西方学术思想的借鉴,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继承。作为国内较早涉足该领域并对后来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鲁枢元教授1990年代的生态文艺学研究对认识当年国内的生态学转向的具体过程及其本土化特征具有标本意义。
|
关 键 词: | 生态危机;生态学转向;生态文艺学;精神生态 |
Ecological turn and localization traits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1990s |
| |
Affiliation: |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turn ecological literary theory spiritual ecology |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