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析《木兰诗》中的两个多音字
作者姓名:文洁民
摘    要:《木兰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的作了注音,有的未作注音。如木兰回家后的一段: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裳”与“行”均未注音、在一般情况下,读作“裳.(shang)”和“行(xing)”也未尝不可。“裳”还有chang的读音。在古代汉语中,裳有独立的意义,上服为衣,一下服为裳,裳是指遮蔽下作的衣裙,读作chang。在现代汉语中准确读音应为chang.“行”读作时,有行走、行军之意,“同行十二年”的“行”可以理解为同道而行。读作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熊任望.两首《木兰诗》的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2]、孙连琦.漫谈《木兰诗》[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
[3]、《木兰诗》之谜[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王玉.谈《木兰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2).
[5]、汪杨静.《木兰诗》英译本考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71-80.
[6]、曹熙.《木兰诗》新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7]、李翔.《木兰诗》教学漫议[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3).
[8]、张光富.《木兰诗》主旨辨[J].九江学院学报,1991(2).
[9]、赵冬华.从目的论角度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85,94.
[10]、林春分.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5).
[11]、梁杞林.《木兰诗》词句辨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1).
[12]、阳国亮.试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13]、张光富.读诗苑奇葩《木兰诗》[J].九江学院学报,1988(3).
[14]、试论《木兰诗》的时代背景[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5]、《木兰诗》疑义辩正三则[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16]、廖柏昂.《木兰诗》疑义辨正三则[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17]、陈剑锋.《黛洛维夫人》中的两个自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8]、陈静.唐长孺先生《 木兰诗 补正》读后感[J].高校社科动态,2007(1):42-44.
[19]、张平.试谈《蜘蛛》中的两个病句[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1).
[20]、《西游记》中的两个五祖辨识[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