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从阿尔都塞到伊格尔顿 |
| |
作者姓名: | 罗良清 格明福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北京,100875 |
| |
摘 要: | ![]()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离开了传统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种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与真/假无关、意识形态是主体性的中介等一系列挑战性的命题。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个体/主体位置在其中过于灰暗,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理论主义倾向等问题。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阿尔都塞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同时针对阿氏理论当中的不足,极其强调个体/主体的能动作用,重视阶级性,把阿尔都塞描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拉回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使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从关注与主体的关系转到关注与身体的关系。
|
关 键 词: | 意识形态 描述性 主体 个体 质询 |
文章编号: | 1001-8263(2006)08-0030-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