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许可.数据交易流通的三元治理:技术、标准与法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1):96-105. | [2]、 | 孙捷,常迎迎,和丕禅.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权机制与经营者激励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78-80. | [3]、 | 周玉梅,李洪国.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61-64. | [4]、 | 李缨.媒介秩序与法律秩序的冲突与协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229-232. | [5]、 | 王海帆,袁宁.不完全契约、控制权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30-33. | [6]、 | 李光德.SPS契约剩余控制权的管制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118-124. | [7]、 | 赖勇龙.法律秩序与语言逻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 [8]、 |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 | [9]、 | 郭旺,李自如.公司控制权的演变与治理结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1):96-99. | [10]、 | 李天章,郑伯范.《资本论》中关于流通反作用的原理与整顿流通秩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6). | [11]、 | 黎精明.财权配置、控制权私利与外部治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 | [12]、 | 郑江绥,袁宁,宫胜.控制权分裂、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治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55-58. | [13]、 | 王继军,李锋.论中部崛起与竞争法律秩序[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2):132-136. | [14]、 | 杨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转换与法律秩序重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3):267-271,277. | [15]、 | 法律秩序的标志、建立与维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6]、 | 刘征峰.上市公司控制权锁定机制的法律规制——以优先类股份机制为分析样本[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7-33. | [17]、 | 刘镇山,唐秋晨.论法律秩序形成的社会组织基础——评《社团组织与法律秩序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4):39-41. | [18]、 | 商建刚.从保护到流通:我国数据治理范式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00-110. | [19]、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秩序[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 | 方锐.药品流通治理综述与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4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