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民族竹枝词历史叙事的结构分析: 以清代贵州“水西”竹枝词为例
作者姓名:蒋立松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文化交融视域下西南民族题材竹枝词知识谱系研究”(21BMZ13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清以来,书写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民族竹枝词发展迅速,反映出这些地区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民族竹枝词继承了竹枝词“泛言风土”的传统,在注重少数民族风物、习俗描写(共时性描写)的同时,也给予了民族历史较为宽阔的叙写空间(历时性描写)。通过对清代贵州“水西”竹枝词文本进行叙事结构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明清以来民族竹枝词叙写历史的基本线索是重塑、再现边地族群融入王朝体系的历史过程,其叙事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指向“大一统”政治秩序和儒家文教立场的意义结构。竹枝词对民族历史的叙写过程也是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符合儒家政治、教化伦理对沟通“华夷”关系、超越“华夷”分界的认同诉求,具有鲜明的历史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出深厚的历史理性。

关 键 词:民族竹枝词  水西历史共同体  叙事结构
收稿时间:2024-05-22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