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熵理论与和谐社会
引用本文:李栗燕. 熵理思维视角下的科学立法探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0(3): 63-67. DOI: 10.13766/j.bhsk.1008-2204.2016.0188
作者姓名:李栗燕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11860);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6MLB005);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6_005);获江苏高校\
摘    要: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科学立法是法治进程的基础。法律的重要作用在于降低系统不确定性,提高社会有序性。熵是描述、分析和计算系统有序程度的重要而成熟的概念,已在多个学科得到成功应用。在此思维指导下考量中国立法现状,提出四点科学立法建议:简化立法层次,明确立法权限;设立立法配额,推进职业立法;立、改、废、释并举及其常态化;借鉴工程学科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如测试覆盖性分析、风险分析和熵值计算法,形成跨学科的方法。



关 键 词:科学立法  熵理思维  风险分析  正熵  负熵
收稿时间:2016-05-24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