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沈静楠.英语幽默与合作原则[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5):90-93. | [2]、 | 范立彬,王春侠.英语幽默语用原则探析——以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为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2(12):250-251. | [3]、 | 曹逸韵,何雁.简析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141-142. | [4]、 | 郑爽.合作原则与双关语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 | [5]、 | 王学成.试论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和会话的蕴涵[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1):47-50. | [6]、 | 孙峻,葛晓剑.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与合作原则[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8-71. | [7]、 | 张德岁.合作原则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09(4):135-140. | [8]、 | 孙梁,陈浩.论合作原则遵守与有效交际实现[J].理论界,2007(4):148-148,236. | [9]、 | 熊有胜,李建辉.合作探索学习的指导:原则与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17-19,31. | [10]、 | 张春星,张春月.幽默的本质与幽默的行为[J].北方论丛,2002(5):21-23. | [11]、 | 幽默与笑话[J].家庭科技 | [12]、 | 枝子.幽默与笑话[J].家庭科技,2006(4):32-32. | [13]、 | 周少青.幽默与辞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 [14]、 | 齐荣军.关于礼貌原则“拯救”合作原则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5(1):314-316. | [15]、 | 高升,赵小娟.文物返还国际争议解决的合作与交流原则[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89-92. | [16]、 | 刘会英,刘平.试论大学生英语会话技能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5). | [17]、 | 金立.关注会话与合作--合作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话语交际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4):213-217. | [18]、 | 曾海苹,朱金江.教师评语分析:合作原则视角[J].琼州学院学报,2006,13(4). | [19]、 | 张积玉,张智辉.梁实秋的幽默散文与西方的超现实幽默[J].文史哲,1997(6). | [20]、 | 潘若芸.英语歧义与幽默[J].阴山学刊,19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