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汉书·南蛮列传》所载“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质疑
引用本文:程爱勤.《后汉书·南蛮列传》所载“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质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
作者姓名:程爱勤
摘    要:“南越”一词,在中国史籍中出现较早,使用也较频繁.诸如《礼记》、《庄子》、《越绝书》以及《史记》等早期史籍均有著录,但其所具有的政治含义和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却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相互间的差异可能是相当大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建武十三年),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从行文上来看,这里所载的“南越”似乎是指赵佗所建立的“南越国”.赵佗,原为秦所封南海郡尉,乘秦朝衰亡之机,割据一方,自立为南越武王,控制南海、桂林、象郡等地区.前汉政权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为中国劳苦,故释伦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陀为南越王”.自此以后,前汉与“南越”的关系时好时坏.吕后摄政,“禁南越关市铁器”,赵佗趁此机会自称“南越武帝”,攻击前汉南疆,终使双方断绝关系.文帝时采取怀柔政策,使赵佗去帝号,再次称臣等种种曲折.直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辟稳定南疆,灭亡了南越政权.关于赵氏“南越”的控制范围,法国著名汉学家鄂庐梭曾进行过考证,他认为,在“南越”最强大时,“旋将广西的南部、广东的西南端,同越南半岛的其它越种部落合并.此外,南越国并据有海南岛,此岛有若干瓯越的移民.到了公元前111年,南越始并入中国”.一般认为,“南越”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