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转换
引用本文:彭浩晟,郑金玉.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转换[J].江西社会科学,2012(5):161-166.
作者姓名:彭浩晟  郑金玉
作者单位:1. 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000
2. 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在当前我国突出强调民事审判监督的社会背景下,检察机关仍应慎重拓展民事监督领域,事后监督为主的基本制度框架仍需坚持。而就比较成熟的民事抗诉制度而言,适度的模式转换成为当前我国民事检察监督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出于对法院独立审判的尊重,以及实体监督情境性和监督标准不确定性的考虑,检察机关应逐步放弃实体监督为主导的监督模式。比较而言,程序公正的重要性使得民事检察程序监督地位更为突出,同时,监督标准的确定性也使程序监督较为便利。因此,由实体监督为主转向以程序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同时兼顾实体裁判显著错误案件的监督,是当前我国检察机关顺利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现实选择。

关 键 词:民事检察  民事检察监督  民事审判监督  检察监督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