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数学的抽象
引用本文:史宁中. 数学的抽象[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作者姓名:史宁中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的东西,数学的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抽象,只有通过抽象才能得到抽象的东西。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下,数学的概念就不应当是经验意义上的存在,而应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柏拉图的想法,认为一般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通过对于许多具体存在事物的共同性质抽象而得到的,所以一般概念不可能是真正的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仍然需要补充,数学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并不一定都是直接从现实的具体的存在中抽象出来的,也可以借助符号与类比得到更高层次的抽象,这里既包括感性具体也包括理性具体。我们通过与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等思想家的攀谈,获得正反两方面的思想资源,在现代科学知识的语境下洞察到数学抽象的真实过程和本质。在讨论知识获得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根本,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本质,抽象了的东西是人抽象出来的,这就不能不依赖人的本性。事实上,就某一个抽象了的东西而言,还应当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某一群具体的人,但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般意义上的抽象。人获得知识所凭借的,是先天的同时又依赖于经验的直观能力,数学抽象能力与这种直观能力是同构的,也是一种依赖于经验的先天抽象能力,现在的数学体系就是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具体事物,运用数学抽象的能力逐渐构建起来的。讨论这种抽象至少可以给数学教育提供两个重要启迪:一个是受教育者应当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教育;另一个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直观能力。

关 键 词:数学抽象  感性经验  逻辑经验  直观能力  本能

On Mathematic Abstraction
SHI Ning-zhong. On Mathematic Abstraction[J].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2008, 0(5)
Authors:SHI Ning-zhong
Abstract:
Keywords:mathematic abstraction  perceptual experience  logical experience  directly perceived capability  instinct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