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传统词法研究的虚字阐释形态
引用本文:申小龙.中国传统词法研究的虚字阐释形态[J].求是学刊,1992(1).
作者姓名:申小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摘    要:如果说西方古典语言学在脱胎于经典阐释和哲学思辨后不久就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古典语言学则将由经典阐释母体带来的阐释形态一直保持了下来,以至于我们今天考察中国古代语言学的每一个领域,都要从它的阐释形态中探寻其发展轨迹。这种阐释形态古人称之为“训估”。据唐人的解释:“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①中国古代对语义、语形、语用的研究,都离不开这种“解释之义”。从语法学的发展来说,其体系正是在“训诂”中成其规模的,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