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就业歧视界定模式之选择
引用本文:李雄,刘俊.我国就业歧视界定模式之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3).
作者姓名:李雄  刘俊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4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 
摘    要: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就业歧视的界定绝非一个抽象或均衡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各个国家的未来紧密勾联的具体问题.我国就业歧视界定模式应当符合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依法划清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的界限.同时,我国就业歧视的界定应包括如下因子:歧视原因、歧视行为、歧视类型、歧视领域、歧视后果和歧视例外等.

关 键 词:就业歧视  差别对待  正当理由  先赋因素  自获因素

Choice of Mode to define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i Xiong,Liu Jun.Choice of Mode to define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J].Henan Social Sciences,2010,18(3).
Authors:Li Xiong  Liu J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