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影像媒介叙事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四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例
引用本文:李娟.影像媒介叙事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四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例[J].中州学刊,2013(9).
作者姓名:李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 郑州 450002
摘    要:作为媒介的电影其影像的气质、风格和深度成为民族文化性格与文化态度的标识,成为人类借助镜像发现自我与他者的独特方式,也成为民族心灵成长进程中的特殊记录者。通过考察“南京大屠杀”这一特殊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像,审视主观表达与民族记忆建构之间的关系,不失为研究影像媒介与集体意识建构的重要角度。受西方主流价值观影响的影像产品,正经历跨国界、跨区域的全球化认同的价值重构,民族电影愈发需要加强影像叙事的理论研究,从现代性中寻找自身的文化主体、寻找符合民族价值取向的历史书写视野,让民族文化形象能够通过影像面孔置于全球化复杂语境中,建构并完善民族文化的表达权与话语权,以实现文化自觉。而通过对文化权力规约的调整以塑造与引导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观,进而逐渐形成民族的结构性集体记忆,应该是中国电影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问题。

关 键 词:民族影像  历史题材  文化记忆  价值重构  南京大屠杀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