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惑之年与世俗之感:《憩园》之于巴金的意义
引用本文:杨爱芹.不惑之年与世俗之感:《憩园》之于巴金的意义[J].东岳论丛,2010,31(9).
作者姓名:杨爱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732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0450531,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摘    要:巴金的《憩园》在其整个的创作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示了巴金创作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一,叙事主题的世俗化;其二,叙事技巧的自觉追求。《憩园》其中饱含着巴金创作转换的丰富信息,关注《憩园》中的重要变化,不仅对理解巴金20世纪40年代创作有着巨大助益,而且会拓展和深化目前的巴金研究。

关 键 词:巴金  《憩园》  世俗化

Forty age and secular feelings
Yang Aiqin.Forty age and secular feelings[J].Dong Yue Tribune,2010,31(9).
Authors:Yang Aiq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