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研究
引用本文:朱 源,施国庆,程红光,李天威.“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1):69-73.
作者姓名:朱 源  施国庆  程红光  李天威
作者单位: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环境评估与风险防范研究项目
摘    要:为展示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立场,指导和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社会事项,通过政策对比、案例分析和专家讨论等方法,研究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契合“一带一路”国家主体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非常必要。政策框架提出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秉承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防范、国际接轨、平等协商、成果共享、信息公开等原则,覆盖了自然资源节约与污染防治、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健康和劳工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征地拆迁与非自愿移民安置、促进当地发展、保护弱势群体、环境社会责任体系等要素。为推行“一带一路”环境社会政策框架,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参与方既有各自的定位和作用,也应相互协作,共同发力。

关 键 词:“一带一路”  环境社会  政策框架  原则  参与方
收稿时间:2016/1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