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宪政经济正义:经济法的宪政上升与正义回溯
引用本文:杨忠明,石柏林. 宪政经济正义:经济法的宪政上升与正义回溯[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4): 55-59
作者姓名:杨忠明  石柏林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宪政经济规范的基础研究”(07JA820042)
摘    要:
传统经济法研究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阴影之下,其发言权一直由经济学家所主导。但经济学理论中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经济法在追求正义的法治之道上渐行渐远。因此,经济法应当正本清源,从法律规则衍生的线索追溯自己的本源,追溯到宪法乃至更高的自然法则,不失为一种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宪政经济正义,不仅强调对经济法进行宪政上升,而且强调对之进行正义的法理考量。罗尔斯的正义二原则以及布坎南的一致同意原则为我们认识宪政经济正义这一概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 键 词:正义  宪政  宪政经济  宪政经济正义

Constitutional Economic Justice: Economic Law's Constitutional Raise and Justice Backtrack
YANG Zhong-ming,SHI bo-lin. Constitutional Economic Justice: Economic Law's Constitutional Raise and Justice Backtrack[J].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25(4): 55-59
Authors:YANG Zhong-ming  SHI bo-lin
Affiliation:YANG Zhong-ming,SHI bo-lin (School of Law,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economic law study is in the shadow of economics imperialism,and its voice has been dominated by economists.But the strong utilitarian tendency in economic theory makes economic law deviate further and further in the pursuit of justice.Therefore,economic law should be radically reformed,and trace their own origins from the clue of law's naissance,dating back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even the higher laws of nature is also a good way.The constitutional economic justice in this background not only e...
Keywords:Justice  Constitutionalism  Constitutional Economic  Constitutional economic justic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肖峰昌,阎桂芳.经济法的宪政价值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4):81-85.
[2]、于朝印.经济法的社会正义观[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15-120.
[3]、范亲敏.论经济法的正义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64.
[4]、经济法的社会正义观[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5]、陈志刚.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6]、罗明达.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7]、罗明达.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4).
[8]、朱崇实.国际经济与国际经济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9]、强以华.经济伦理与分配正义[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1-106.
[10]、毛勒堂,张健.分配正义:经济哲学的检审[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15-20.
[11]、陈妮.经济法追求的实质公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50-54.
[12]、周赟.民间法进入司法的可能性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3]、程宝山.经济法调整范围的反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101-103.
[14]、陈驰.宪法正当性的逻辑追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8).
[15]、桂宇石,张扩振.关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6):756-761.
[16]、刘焕桂.国家本质两难与宪法经济权利——基于宪政经济学的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60-64.
[17]、刘典金.论罗尔斯的政治正义思想及其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51-54.
[18]、陈军.论宪政生存的经济条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85-87.
[19]、叶正国.刑事司法关系规范的宪法重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64.
[20]、王东.宪法上的经济权利和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3-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