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引用本文:吴雪莲,张俊飚,何可,丰军辉.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9-55.
作者姓名:吴雪莲  张俊飚  何可  丰军辉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创新体系研究”(71333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框架公约下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及减排政策研究”(71273105);财政部-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食用菌产业专项”(CARS-024);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T20121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制度变迁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研究”(1309122)。
摘    要:利用Topsis方法测度中国31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水平,考察并预测了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短期及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长期弹性为0.67,短期弹性为0.55,当短期贡献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将以42.7%的力度使其回至长期均衡状态;财政科技投入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之间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能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同时创新水平越高的农业科研机构能获得越多的财政科技投入;从短期波动来看,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的正向冲击较小,贡献仅为2.7%;而财政科技投入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的提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贡献达47.8%,且东、中、西区域变量之间的贡献度存在差异。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较小,创新水平高的省份和创新水平低的省份获得财政科技投入的差距不大,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各省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实现“高创新吸引高财政科技投入”的科研体制,利于有效激发科研机构创新的积极性。

关 键 词:财政科技投入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    面板VAR模型    短期动态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