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律例原则中的利益平衡
引用本文:汪雄涛.清代律例原则中的利益平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
作者姓名:汪雄涛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资助项目:09YJC820103 
摘    要:过去的法律史研究认为,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最基本的特征.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清代律例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颠覆律例本身的基本原则.清代名例律在更大程度上是法家思想的产物,它最主要的精神是罪罚有等和罚当其罪,是利益平衡原则的一种体现.在户、婚、田、债这些国家放任民众自理的领域中,契约原则是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均平乃至其它形式的利益平衡安排比血缘和阶级因素更为重要;而在刑律的贼盗、人命以及斗殴等重案规则之中,虽然儒家文化影响了某些犯罪概念和刑罚原则,但是,相对于报偿理念而言,血缘和阶级也不具有根本性意义.清代律例所体现的最基本的共有原则就是利益平衡,这一制度特征远非泛化的儒家文化所能涵盖.在此意义上,"中国法律儒家化"命题值得重新检讨.

关 键 词:明清  律例  契约  均平  报偿

The Profit Balance as the Law Principle in the Qing Dynasty Judicial System
WANG Xiong-tao.The Profit Balance as the Law Principle in the Qing Dynasty Judicial System[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37(2).
Authors:WANG Xiong-t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