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西文化论争源流初探
引用本文:吕振亚.中西文化论争源流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88(4).
作者姓名:吕振亚
摘    要:近年来,在中西文化论争日益深化的同时,面临着走向两极冲撞的“二难选择”。历史已经表明,这会从根本上影响具体的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着眼对近现代中西文化论争之源流进行初步阐述,并尝试揭示出必然造成二级冲撞“困境”之原因。一“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同“道”与“器”,“本”与“末”等范畴一样,被用来表达本体与作用的关系或者本体(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体(道、本)是内在的,根本的,用(器末)则是体的外部表现。但在什么是体和用的问题上,有唯心、唯物两种理解。前者认为“无”“理”“心”等是“体”,如三国时王弼《老子注》云:“虽贵以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