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苗疆再造”与铸牢国家意识的历史经验
引用本文:张中奎.“苗疆再造”与铸牢国家意识的历史经验[J].民族学刊,2023,14(4):53-59, 140.
作者姓名:张中奎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清代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治理研究”(RQD2021095)、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社发攻关项目“贵州省‘苗疆古驿道’文化线路遗产申遗理论及科技支撑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19]2850号)
摘    要: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持续不断地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有历史经验可循。尤其是清朝,前期的帝王对内自行建构起一套自身为“天下共主”的民族观。在这一新民族观的主导下,康熙、雍正、乾隆在“苗疆再造”过程中,对待苗民的态度采用“帝王赤子”(“君主”与“臣民”)来消解“华夏蛮夷”(“文明”与“野蛮”)的叙事。雍正、乾隆打破传统中国“夷夏之辨”把南方各少数民族视为“蛮夷”的偏见,认为“苗、瑶、倮、僮”等皆属“赤子”,都可以通过教化“共敦善俗,永息刁风”。雍正、乾隆把清王朝境内的诸多族群都视为一视同仁地当作“赤子”,把自身建构为“天下共主”,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强化了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与国家认同。值得注意的是,18世纪末乾隆在面对英国要求扩大通商事宜上却继续套用“夷夏之辨”的理论武器,对抗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关 键 词:苗疆再造  夷夏之辨  “天下共主”  “帝王赤子”  国家意识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