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关键少数”:意蕴、风险与治理
作者姓名:彭前生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从严治党视阀下巡视监督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研究”(2018BDJ033);
摘    要:
"关键少数"是中央权威向基层渗透的枢纽,抓住"关键少数"已成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在代议制民主政体下,"关键少数"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责任的政治精英。依据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政治代理人的"关键少数"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履行政治委托人(人民)的意志。然而,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政治代理人拥有信息优势,在公共权力运行中可能会产生为一己之私而偏离公共意志的政治风险:一是"关键少数"在"官本位"等思想的作用下产生僵化、教条、为官不为的政治"偷懒";二是作为管理者、组织者的"关键少数"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的政治自负;三是"关键少数"为谋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滥用权力的政治腐败。抓住"关键少数",防范政治风险,一要实现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监督;二要实现"关键少数"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畅通流动;三要实现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管控。

关 键 词:“关键少数”  政治风险  政治自负  政治腐败  治理路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