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非遗保护实践中的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研究——以湖南江永勾蓝瑶洗泥节为例
引用本文:罗新丹,谢耀龙. 非遗保护实践中的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研究——以湖南江永勾蓝瑶洗泥节为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20, 39(6): 42-50
作者姓名:罗新丹  谢耀龙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社会与人类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0,百色学院 博物馆, 广西 百色 533000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北民族杂居地区传统节日与区域文化整合研究”(2019KY1349)
摘    要:文章以勾蓝瑶洗泥节为例,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的相关问题。由勾蓝瑶寨人民群众自主成立的表演合作社具有民间组织的雏形,且寨子中已有一批具有较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地方人士。从瑶寨目前情况来看,当地政府可以转变角色,为地方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笔者认为,地方人士在培育民间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地人民群众以“家族”为单位轮流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地方政府积极构建洗泥节人才教育与培养机制。这是目前增强作为勾蓝瑶寨民间组织的表演合作社的活力、创新民间组织制度和吸引更多当地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举措。

关 键 词:洗泥节;勾蓝瑶;社区参与;非遗保护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bility in 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Goulan-Yao Mud-washing Festival as an Example in Jiangyong of Hunan Province
LUO Xindan and XIE Yaolong.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bility in 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Goulan-Yao Mud-washing Festival as an Example in Jiangyong of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20, 39(6): 42-50
Authors:LUO Xindan and XIE Yaolong
Abstract:
Keywords:Mud-washing Festival   Goulan-Ya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